泉州通

人气指数:3 页面更新时间:2016-07-17 01:42
网站介绍

  泉州位于北纬24?30'~25?56'、东经117?25'~119?05',地处福建东南沿海,与祖国宝岛台湾隔海相望。陆地总面积11015平方公里(不含金门岛),海域面积11360平方公里。现辖4区3市5县和1个开发区(鲤城区、丰泽区、洛江区、泉港区、石狮市、晋江市、南安市、惠安县、安溪县、永春县、德化县、金门县(待统一)、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)。2006年末,全市常住人口769万(未含金门)。通用语言为普通话,闽南话为主要方言。

  泉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,古代“海上丝绸之路”东方起点之一,宋元时期誉称“世界东方大港”,又是全国著名侨乡(海外华侨华人750.93万人(含金门))和台湾汉族同胞主要祖籍地(泉籍台胞900多万人)。它既保留古闽越文化和中原文化相融合的传统,又吸收海外文化的精粹,历史积淀丰厚,被称为“海滨邹鲁”、“世界宗教博物馆”。改革开放以后,泉州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,发扬爱拼敢赢的精神,闯出一条具有侨乡特色的发展路子,使泉州成为福建省经济发展快、活力的地区之一,经济总量跃居全国地级市前列。

  距今1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,泉州土地上就有人类聚居生息。新石器时代,泉州先民掌握了水稻种植和制陶技术。周秦时,居住在泉州的闽越人更是擅长造舟航海,过着渔猎农耕生活。西晋末年,中原板荡,大批士民南渡入闽避乱。他们带来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、生产技术,和本地原住民共同开发晋江下游平原,促进泉州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。泉州唐初建州后,社会安定,滨海人民在发展渔盐业的同时,与江海争地,围垦滩涂,开发金门岛;内地相继建立归德场、桃源场、小溪场,兴修水利,开发山区。当时,泉州种桑养蚕也很普遍,纺织业、陶瓷业、冶铁业、制盐业、造船业已达相当水平,是全国绢和苎的八大产地之一。所造海船抗风力强,适于远航;晋江磁灶陶瓷、德化青白瓷器品质精美;绵、蕉、葛等丝麻织品、陶瓷品和铜铁器已成为贡品和主要外销商品。至唐元和年间(806~820年),泉州有3557l户,23.84万人,是上州。海外通商贸易不断发展,与广州、扬州、交州并称为南方四大对外贸易商港,是“海上丝绸之路”东端的起点之一。

  唐宋时代,因官府鼓励生产,发展海外贸易,社会较为安定,经济持续增长,泉州仓满岁丰。蚕桑业成为重要的农业经济,手工业特别是陶瓷业、钢铁冶炼业、丝织业、制盐业、造船业都有较大发展,为海外贸易提供充足的货源和物质保证。

  古代泉州文化发展迟缓。晋人南渡,带来中原先进文化,推动泉州教育的形成。唐建中前,泉州已有乡学,以后统治者又鼓励士子读书仕进,泉州文教开始兴盛起来,书院、私学得到发展。

  南宋淳祐间,泉州社会安定经济繁荣,人口达132.99万,出现了历史上次人口高峰,由上州升为望州。但人多地少矛盾也日益突出,迫于生计,部分泉州人不得不出洋定居,为开垦侨居地、发展中外友谊做出贡献。经济繁荣促进文化昌盛,以儒学为主的官学系统形成,书院、私塾如雨后春笋,学子英才辈出。

  南宋建都临安,全国经济重心南移。海外贸易成了南宋财赋收入的重要来源,泉州港的作用也日显重要,进入空前繁荣的黄金时代。

  元朝加强对泉州的统治,至元间在澎湖设立巡检司,管辖澎湖、台湾等岛屿,隶属泉州路的同安县。由于实行优待、奖励和自由贸易政策,泉州海外贸易达到,一跃成为世界大港,与埃及亚历山大港并驾齐驱。

  宋元时期,泉州海外交通繁盛,异国的文化习俗、宗教信仰纷纷传入。古老的道教、汉化的佛教、印度教、伊斯兰教、摩尼教等,在泉州扎根传播,各教华丽、壮观的教堂、寺院随处可见,不同信仰的人彼此和睦相处。

  明初,朝廷以倭患为由实行“海禁”政策,泉州民间海外贸易受到严重影响。清初,顺治十八年(1661年)“迁界”,康熙二十二年(1683年)平台,翌年“海禁”撤消,雍正五年(1727年)废除与南洋贸易的禁令,泉州经济开始复苏,出现“行郊”商业组织。18世纪,西方殖民者称霸海上,输入,泉州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。西洋传教士除在泉州刺探情报,为殖民者效劳外,也在泉州创办教会、学校、医院,特别是清末废科举兴新学后,新思想、新文化在泉州迅速传播。

  民国初期,泉州革命党人积极参加各种斗争,但因军阀各霸一方,盗匪蜂起,政局混乱,人民深蒙兵祸之害,备受横征暴敛之苦,出现大规模出国潮。

  为了国家强盛和家乡人民安居乐业,泉州爱国侨胞和进步人士踊跃捐助公益事业,兴办学校、医院,投资修公路,创办汽车运输公司、海运公司、电灯公司、和农(林)场。

  中国诞生后,一些在外求学、工作的泉州人把马克思主义传入泉州,并在1926年12月成立中共泉州特别支部(惠安公学支部),负责指导泉属各县开展革命斗争。蒋介石叛变革命后,泉州处在白色恐怖之中,员分散隐蔽,整顿、恢复党组织,把斗争重点转入农村,组织农民协会,建立农民武装根据地。抗日战争爆发后,泉州人民迅速掀起规模空前的抗日救亡运动,泉籍东南亚各地华侨纷纷建立救亡团体,募集巨款和物资支援祖国抗战,组织青年回国参战,组织服务团等参加战地服务和救护工作,为抗战胜利做出重要贡献。

  发动全面内战后,泉州人民陷入生活困境,泉州的党组织领导人民坚决反对反动统治。1949年8月下旬起,泉州及所辖各县(不含金门)相继解放。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,泉州人民前仆后继,英勇不屈,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永垂青史的光辉篇章,涌现一大批儿女。

  泉州解放后,历史翻开新的一页。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,泉州人民艰苦奋斗、顽强拼搏,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巨大成就。“文化大革命”期间,因“左”的思想作祟,党组织瘫痪,社会秩序混乱,国民经济面临崩溃。

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,特别是撤地建市20年来,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,并实行改革开放,泉州市国民经济得到较快发展,综合实力持续增强,经济总量迅速扩张。建市之前的1985年,全市生产总值为25.16亿元。建市后的二十一年间,全市生产总值分别于1989年(53.48亿元)、1992年(127.12亿元)、1994年(375.97亿元)、1998年(773.59亿元)、2006年(1900.76亿元)五次翻番。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是1985年的75.5倍。从1994年开始,泉州市经济总量连续16年位居全省首位。人均生产总值从1985年的493元,提高到2006年的24847元。财政实力显著增强。建市以来,财政收入随着工业、服务业的发展而明显增加。建市之前的1985年全市财政收入还不到2亿元,1992年达到10亿元,2000年超过50亿元,2003突破100亿元大关,2006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84.6亿元,是1985年的92.3倍。县域经济长足发展。建市后的二十一年间,晋江、石狮、惠安、南安、安溪5个县(市)先后进入全国发达百强县(市),所辖7个县市连续多年位居福建省经济实力十强或经济发展十佳行列。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、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硕果累累。

  面对新世纪,爱拼敢赢的泉州人民决心发挥政策、区位、人文优势,坚持科学发展观,以人为本,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和谐社会中做出更大的成绩。

  

免责声明:
此页是<泉州通>的介绍页面,并非官方站点,我们收集于网络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。
如涉及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30日内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

网站资料
网站名称: 泉州通
网站栏目: 网站简介 网站链接
网站链接: www.qzt.gov.cn
收录查询: [百度收录] [360收录] [搜狗收录] [必应收录] [谷歌收录]
网页版本: Mip版 手机版 电脑版
本页链接: https://wang960747969.honpu.com/